我的假日在湘博丨神奇动物 “云”中寻踪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件青铜器,它的名字叫豕尊。豕就是猪的意思,这件青铜器的形态,是一只浑圆逼真的猪的形象。
猪口两侧有尖齿,背上带有鬃毛,具有野猪的特征。豕尊的背部开椭圆形口,盖上为鸟形捉手,内部中空,一般用来盛水或盛酒。豕尊的前后肘部各设对穿圆孔,这有什么用处呢?原来,豕尊重达30多公斤,容积有13公升,盛满酒水后难以搬动,因此专家推测,该圆管是为便于穿系绳索抬举而设计的。
豕尊的头部和蹄部装饰有云纹,身侧饰有鱼鳞纹,这些纹饰并不是简单的装饰,而是作为祭祀礼器的标记而刻画的。
那古人为什么要铸造猪形象的器物呢?这是因为猪是伴随着农业文明的发生,最早被人类驯化的动物之一。而汉字中的 “家”字,是宝盖头下一个“豕”字,宝盖头象征房子,“豕”指的是猪,因此才有“无豕不成家”之说,也说明猪在中国早期农业文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牛觥(gōng)
接下来我们了解的这件青铜器,它的名字叫牛觥。
牛觥的形态逼真,造型构思巧妙,器盖和器身组合在一起是一头完整的牛,牛的头部和背部组成了器物的盖子,牛背上站着一只威风的老虎,牛背上是一条大鱼,鳞甲均匀、线条细腻。整器由云雷纹衬底,饰凤鸟、夔纹等,繁缛而精细。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牛的角往后盘,这正是江南地区常见的水牛形象。整个牛觥的造型设计与实用性完美地融为一体,具有优良的工艺设计思想,是难得一见的珍品!
铜鸮(xiāo)卣(yǒu)
接下来我们了解的这件青铜器它的名字叫铜鸮卣,是一件盛酒的器皿。“鸮”指的是古时对猫头鹰这一类鸟的统称,“卣”指的是盛酒的器皿。
该器是由两只鸮背靠背组合而成,左右两侧的器盖是双鸮首,其上装饰有弯弯的眉毛、圆圆的眼睛、尖尖的嘴巴,器物的腹部是双鸮的身子,其下是四爪,同样也是两两相背。整件器物外形精致美观,体现了当时青铜铸造水平的高超。
象 尊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一件以象为造型的酒器,它的名字叫象尊。象尊的长鼻上扬前伸,眼睛圆突,两颗门齿外露,形态虽然不大,但表现得身躯肥壮。
通过辅助图,可以更清晰地看到装饰在器身上的动物纹饰:鼻尖上装饰有凤鸟,凤鸟上压靠着一只卧虎,老虎同时咬住了长鼻上的蛇纹。
眼睛上方装饰有盘曲蛇纹,器身饰有凤鸟纹和夔龙纹。除了器表华丽的装饰外,器物的内部构造也具有实用性,象的腹部是空心的,象鼻是一个流管与腹腔相通,象背上是一个椭圆形的盖口,但已缺失,专家推测象尊的盖上应该也装饰有一头小象,是这件酒器的捉手。
该器在设计上,把动物形体特征与器物实用功能巧妙地结合,达到了美观与实用的和谐统一。
那商周青铜器上为什么会出现动物纹饰以及造型呢?这是因为远古人类崇拜天地万物,往往会对自然万物进行模仿学习。而作为盛放祭品的容器,人们往往会选取生产生活中常见的动物,来作为器物的形制。又因为青铜器本身的珍稀特性,所以理所当然被人们用作沟通神灵的媒介,而青铜礼器上的动物造型或动物纹饰,则充当了人与神之间媒介的作用,以祈求神灵降福。
希望大家通过观看这期课程,能对湖南地区商周青铜器有所了解,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青铜的斑驳掩盖不了过往的光华
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
青铜器以其独特的魅力
给予了后人特殊的文化情感
为灿烂悠久的文明
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敬请期待
下期假日线上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