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疖子也被称为疖肿或痈疽,是一种常见的皮肤感染疾病,其发生与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细菌性化脓性炎症密切相关。

火疖子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引起的单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细菌性化脓性炎症,此外,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等也可能导致火疖子的发生。当皮肤被抓伤、搔伤或受到其他损伤时,细菌容易侵入并引发感染。患处常出现红肿疼痛的症状,伴随明显的肿胀和触痛。有时还会有灼热感,使患者感到不适。在火疖子发作期间,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和畏寒的症状,体温升高,全身不适。患处皮肤可能会出现发红、发紫等色素沉着的变化,与正常皮肤相比有明显的色泽区别。随着病情的发展,患处会逐渐形成脓肿,表面出现白黄色脓头。当脓头破裂时,脓液会流出,此时患者可能会感到疼痛有所缓解。火疖子的炎症可能导致局部淋巴结肿大,患者可能会感觉到颈部或腋窝的淋巴结变得肿大。在火疖子早期,可以局部外用抗生素类药膏,以抑制细菌生长并减轻炎症。若症状较重或伴有全身症状,应在医生指导下口服广谱抗生素。对于局部未化脓的火疖子,可以通过热敷等方式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炎症消退。红外线、超短波等物理治疗方法也有助于促进脓液排出和皮损愈合。对于已化脓破溃的火疖子,医生可能会选择切开病灶并引出脓液,进行必要的清创处理以促进愈合。

火疖子的预防措施

1、日常清洁:勤洗澡,特别是在夏季或运动后,皮肤出汗较多时,要及时清洗,去除汗渍和污垢,保持皮肤干爽。使用温和的沐浴产品,避免过度清洁破坏皮肤的保护屏障。

2、选择透气衣物:穿着透气性好的衣物,尤其是内衣和袜子,有助于促进汗液蒸发,降低毛囊炎的发生概率。避免长时间穿着紧身衣物,减少皮肤摩擦和压迫。

3、减少摩擦:皮肤摩擦可能导致毛囊受损,使细菌易于侵入。要尽量减少皮肤摩擦,如避免使用粗糙毛巾擦拭皮肤,选择合适的床垫和枕头,避免长时间压迫某一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