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这些年,腾讯是怎么花钱的? 深度分析:这些年,腾讯是怎么花钱的?关于 腾讯控股 的2024年中期业绩,我们上两篇《网页链接
来源:雪球App,作者: 市值蜗牛,(https://xueqiu.com/9078355884/301898965)
深度分析:这些年,腾讯是怎么花钱的?关于腾讯控股的2024年中期业绩,我们上两篇《2024中期业绩解读:腾讯的收入增长质量与未来判断》、《腾讯2024中期业绩解读:高毛利业务及驱动因子分析》分别分析了收入端和毛利端的质量,并对未来情况作出大致判断。
腾讯2024上半年非国际会计准则下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达53%,这一亮眼的成绩除了毛利端的贡献,更有费用端等其他项的贡献。
我们今天就聚焦小企鹅的费用端,看一看这些年腾讯是怎么花钱的。
腾讯控股的费用端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及财务费用三部分,在港股上市公司报表中分别叫做“一般及行政开支”、“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财务成本”三项。
小企鹅的三费中,管理费用涵盖研发费用、员工薪酬、股份酬金,因此是绝对大的开支项,其次是销售费用,最后是财务费用。
2023年,腾讯控股营业收入6090亿元,管理费用达到1035亿元,占营收比例达17%;销售费用342亿元,占营收比例为5.6%;财务费用122.68亿元,占营收比例为2%,但当年利息收入达138亿,综合算账财务费用净额为-15.3亿。
01 一般及行政开支:管理费用2024年第二季度,腾讯控股管理费用274.91亿元,同比增长8%,环比增长10.8%。
如何评价公司的管理费用呢?我们从以下角度考察(数据来源为公司公告及iFind,下同):
1、规模与增长
腾讯的管理费用有两大特征:
一是增长迅猛,2022年之前,平均各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但2023年增速由正转负。
二是数值巨大,2013年腾讯管理费用约100亿元,到2023年已达1035亿元,大概十年十倍的增长。
腾讯管理费用增长迅猛、数值巨大,一是因为腾讯员工数量增长较多,二是因为员工平均薪酬开支较多。
腾讯员工数量2015年约3万多人,到2021年超过11万人,2022-2023年减员增效,但基数依然庞大,2023年末员工总数达105416人。
我们用腾讯管理费用总额/期末员工总数,计算各年人均开支,可以看出:腾讯2015年人均开支约55万,到2022年已达98万,2023年98.2万,稳定在高位。
对于一个顶级的互联网科技公司,百万级别的人员薪酬开支我认为不算过分,而且,这是总体管理费用,其中有研发开支、差旅支出,还有很大一部分是股份酬金,并非员工拿到手的现金工资。所以,我总体上认为这个支出水平是合理的,甚至是必需的。
2、管理费用率
评价“管理费用”一个很有用的指标就是“管理费用率”,就是用管理费用除以营业收入,代表产生单位营业收入所需要支付的管理费。
我们看下小企鹅各年管理费用率情况:
腾讯控股的管理费用率有以下两大特征:
一是数值较大,过去十年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平均在15%左右,高点接近20%,这是因为腾讯的管理费用涵盖项目较多,包括研发支出、员工薪酬及股份薪金等。另外,腾讯是一家科技企业,人力资源就是最核心的资产,也是最核心的竞争力,所以,要有具备市场竞争力的薪酬待遇!
二是总体平稳。过去十年虽有有上下小幅波动,但总体较为平稳。2024年上半年管理费用率为16.3%,低于过去两年的水平,说明公司管理效率在提升!
观察腾讯控股营业收入增速与管理费用增速变化趋势,可以看出基本一致,我们或可得出简单结论:腾讯的管理费用支出总体上是挂钩公司业绩的,小马哥没有乱花钱。
3、管理费用结构:股份酬金
前文说过,腾讯控股的管理费用至少包括研发开支、员工薪酬及股份酬金几部分。很遗憾,我们从腾讯的财报中没有看到各自的数据,但有一个数据是有的,叫“股份酬金”。
什么是“股份酬金”?它是如何产生的呢?
原来,腾讯控股为吸引人才,每年会“授出”一部分股份,根据考核情况在未来某个年份免费发放(归属及过户)给相关人员,所产生的成本就是“股份酬金”。
(1)股份奖励授出与过户数量
2023年,腾讯控股股份奖励计划授出股份6460万股,与上年的6517万股基本持平;2023年归属及过户数量4793万股,与上年的5395万股相比略有下降。
观察过去各年情况,我们可以发现:
1)腾讯控股股份奖励计划力度各年有较大差别,授出股份低点不到2000万股,高点接近8000万股,中枢水平在5000万股左右;归属及过户股份低点2000多万股,高点接近6000万股,中枢值在4000万股左右水平。因此,无论是授出股份、还是过户股份,2023年的股份奖励计划力度都处于中枢偏上水平!
2)在股份奖励计划力度较大的年份,授出数量显著高于过户数量。在多数年份中,腾讯控股股份授出数量都高于归属及过户数量,尤其在奖励力度较大的年份,授出数量更是显著高于过户数量。
2015-2023年这9年中,腾讯控股共授出股份46382万股,平均每年授出5154万股;共归属及过户股份36734万股,平均每年过户4082万股。截至2023年末,已授出未过户股份数量为13299万股。
2024年上半年,腾讯控股股份授出数量2984万股,归属及过户数量3557万股。
2024年8月15日,公司公告按股份奖励计划新增授出股份3178万股。预计2024年不会再有新增授出股份,这样,2024年股份奖励计划授出股份数量为6162万股,相比2023年授出的6460万股,略有下降。
(2)股份酬金
需要明确的是:腾讯控股股份奖励计划会产生股份酬金,但股份酬金除了在股份奖励计划产生,还会在购股权计划(股票期权)等股权激励计划中产生。
我们简单看看腾讯控股股份酬金的规模,以及与股份奖励计划相关性情况:
第一、从股份酬金金额看,2015年为27.6亿,2022年已达262.5亿,增长迅猛。这说明:腾讯控股随着业务的发展,股份酬金的支出是持续增加的,这与小企鹅需要重视人才、依赖人才的科技公司属性有关,更与中国工程师越来越贵的现实情况有关。
2023年,腾讯控股股份酬金为227.8亿,与2022年的262.5亿相比有所下降。
第二、股份酬金占总体管理费用比重超过两成。
从各年数据看,腾讯控股股份奖励酬金占总体管理费用的比重总体比较稳定,约两成出头。且近两年有下降趋势。
2022-2023年分别为24.6%、22%,2024年上半年为20.9%。
第三、股份酬金金额与股份奖励计划归属股份数量总体相关。
近5年,2019-2023年,腾讯控股股份奖励酬金与当年股份奖励归属数量呈现高度的相关性。2023年,股份奖励归属及过户数量下降,股份奖励酬金也随之下降。
(3)对股份奖励酬金未来判断
按照2024年5月腾讯股东大会作出的股权激励计划:未来十年,腾讯控股增发3.5%的股份,大约3.3亿股,平均每年3300万股。
3300万股显著低于当前股份奖励计划年授出的股份数量(超过6000万股),也显著低于年归属及过户的股份数量(近5000万股)。
当然,我们必须清楚,腾讯控股做股份奖励,不一定是增发的股份,也可以是回购的股份。
在没有新的产品、新的业务规模化推动的情况下,我认为腾讯控股经营管理的总基调仍将是通过降本增效“守江山”。
因此,我作出以下判断:
如果腾讯控股保持当前的业务体量(没有开辟规模化的业务模块),未来十年,股份奖励计划授出数量、归属数量及股份酬金将在2023年的基础上稳中有降!但期待大规模降低也是不现实的,毕竟,腾讯作为一家高科技互联网公司,想站在科技制高点,应该也必需高薪养人!未来我总体认为腾讯股份奖励计划每年归属及授出股份数量在4000-5000万股左右水平,股份奖励酬金在180-200亿元人民币,一般及行政开支在900-1000亿元人民币。
02 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销售费用2024年上半年,腾讯控股销售费用166.9亿元,同比增长8.9%。
单看2024年第二季度,销售费用91.56亿元,同比增长10.2%;环比增长21.5%。主要是因为公司在本土及国际市场推广新游戏而增加了营销活动。
我们拉长看过去各年的情况:
可以看出:与管理费用各年均保持增长不同,腾讯控股的销售费用在过去10中有升有降、上下波动,说明腾讯的营销投放不是盲目的,而且根据市场情况有针对性开展。但从开支总额总体趋势上看,还是总体上升的。
对比观察腾讯销售费用增速与营业收入增速,可以看出:腾讯销售费用增速与营业收入增速呈现正相关的关系,但销售费用增速波动幅度显著高于营收增速。
用销售费用除以当年营业收入,得出销售费用率。
观察腾讯控股各年销售费用率变化趋势,可以看出:
小企鹅的销售费用率是趋势性下降的,2013年-2014年分别为9.4%、9.9%,到2023年只有5.6%,2024年上半年为5.2%。
这是一个可喜的趋势性变化,说明腾讯控股维持销售收入稳健增长的同时,却不需要支持同比例的销售费用,这是腾讯控股品牌效应、规模效应起了作用,更是管理层“降本增效”、在精细化管理上做出了效益!
对比看阿里巴巴的销售费用率,一个是有逐步提升趋势,一个目前数值在12%左右,显著高于腾讯的5%-6%。
当然,销售费用高低与不同公司商业模式有关,也不能以销售费用率高低对公司基本面价值一概而论做判断。
03 财务成本及利息收入
2023年,腾讯控股利息支出122.7亿元,达到历史新高。但利息收入更高,为138.1亿元,因此财务费用净额为-15.4亿元。
腾讯利息支出规模巨大,源于有息负债规模巨大。
2023年,腾讯加权有息负债规模为3292亿元,2024年上半年达到3357亿元,但相比以往年份增速明显降低。
有不少小伙伴说,腾讯是现金奶牛,账上有大量现金,为什么还要举债呢?我的观点是企业保持适当财务杠杆是有意义的,尤其是当银行存款利率高于借款成本时,其实就是在用公司信用做无风险套利!
我们看腾讯控股与部分国际互联网大厂资产负债率对比情况,可以发现:相比苹果、微软等互联网科技巨头,小企鹅的资产负债率并不算高。
借多少钱很重要,借这些钱的成本更重要。
我用腾讯控股报表中的利息支出除以当年加权平均有息负债,测算腾讯控股融资成本:近5年都在4%以下,2023年为3.73%,2024年上半年为3.54%。我认为这是一个可以接受的融资利率水平。
未来,腾讯控股的现金奶牛特征将继续保持,而投资业务或将继续呈现收缩态势,这样腾讯控股账面现金将增多,财务费用净额有望持续为负。
04 本文总结2023年,腾讯控股费用端支出一共是1362亿元,占当年营业收入6090亿元的22.4%。其中,一般及行政开支(管理费用)达1035亿元,占比76%;其次是销售费用342亿元,占比25%;财务费用净额-15.4亿元,已不再是支出项。
展望未来:
1、如果腾讯控股保持当前的业务体量(没有开辟规模化的业务模块),我认为公司经营管理的总基调仍将是通过降本增效“守江山”,预计公司管理费用将呈现稳中有降的总体态势,保持900-1000亿的年支出规模。结构上,仍将有两成左右是股份酬金,以长期吸引高端人才。
2、销售费用上,小企鹅销售费用率已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这是腾讯控股品牌效应、规模效应起了作用,更是管理层“降本增效”、精细化管理的体现,预计未来这一趋势仍将延续。
3、财务费用上,如果腾讯投资业务、资本开支没有大幅增加,利息收入大概率会继续高于利息支出,小企鹅财务费用净额有望持续保持负值。
本文完。
我将持续分享对腾讯控股的基本面跟踪研究,感兴趣的朋友欢迎关注“市值蜗牛”。
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各位小伙伴一定要独立思考,为自己的钱包负责。
网页链接{#腾讯控股 (系列文章)}
#雪球星计划# #腾讯控股# $腾讯控股(00700)$ $腾讯控股ADR(TCE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