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没那么简单

虽说,生死面前人人平等,但当62岁的李连杰,在镜头前云淡风轻地表示“死后不立碑、不办丧事,树葬海葬都可以”时,舆论瞬间炸开了锅。

这位曾凭借《黄飞鸿》《少林寺》激起无数人武侠情怀的功夫巨星,怎会对生死这般“看得开”?

是看透名利的超然,还是伤病缠身的无奈?

从“拼命三郎”到“向死而生”

中国人好像一生下来,就在为养老和身后事打算,对明星来说养老不难,他们更看重身后事安排,李连杰便是其中特别的例子。

2023年时,他就对妻子利智交代了自己的后事,且着重强调要秉持“环保”“极简”的理念。

到了2024年某场发布会上,62岁的他首次公开表示,自己去世后一切从简,不立碑、不办丧礼,树葬或海葬都可行。

他这番轻描淡写的表态,让影迷心疼又担忧,大家纷纷猜测:难道他已病入膏肓,或是被病痛折磨得看淡了生死?

其实,从他过往的经历中,你或许就能明白其中缘由。

上世纪六十年代,和多数星二代、富二代不同,他生于北京一普通工人家庭,兄弟姐妹众多,他是家中第五个孩子。

三岁时父亲离世,8岁他被教练吴彬相中,开始学习武术,在青少年时期作为武术运动员的李连杰,就拿了好多冠军。

1979 年,他因受伤离开武术界,转而投身演艺圈,年仅 18 岁便担纲主演了《少林寺》。

当时在亚洲爆火,那时票价仅一毛,票房却高达1.61亿,之后趁热打铁,他又参演多部武侠片。

在电影中,由他塑造的一个个活灵活现充满正能量的人物深入人心,标准带劲的武打动作,更让人身临其境。

可是谁能想到,为了呈现最好视觉效果,在拍摄过程中,都是真人真打没有替身这一说,而80年代拍戏几乎没什么保护措施。

显然,这份荣耀的背后是以透支生命为代价的。

在那时李连杰就已经把身体搞坏了,后来在一次训练时候又把腿摔断了。

特别是在后续拍摄《黄飞鸿》时,他的腰椎受到了严重损伤。

于仁泰曾被采访时透露:“他的手,有三个位置都断过,脚骨也断过,尾龙骨又断过,全身上下什么都断过,”。

“可是他还要继续打,所以每天都要吃很多药支撑下去,用来止痛,继续拍摄,就是因为他的李连杰,不可以用太多替身”。

拍摄《霍元甲》时,李连杰与赵健在高台对打的那场比武戏中,又突发意外状况。

他自三四米高处坠落,当下未觉有何大碍,谁料已身负严重内伤。

后来到高原地区,身体才出现不适反应,连导演都心疼不已。

自那之后他就落下了心脏不舒服的毛病,不难看出,他对待武侠演艺极为认真。

为使塑造的角色更具真实感,在表演时可谓竭尽全力,乃至不惜以健康为代价。

当时有人觉得,李连杰未意识到健康重要,一心追名逐利;也有人认为,他是想推动中国武侠电影走向世界。

如果是为了这两点,那他的愿望早已达到,但对于生死,他却未必能看透。

2004年马尔代夫海啸中,他濒临绝境,才真正直面了死亡。

“那一刻我意识到,名利、形式都是虚的,活着才是最大的幸运”,他后来这样说道。

或许正是这次“生死一线间的顿悟”,让他当即开始着手安排身后事。

他还在自传里直白地说:“年轻时拿健康去拼名利,等年纪大了,又得用名利来换取健康。”

2007年,他被查出患有甲亢,自此便长期依靠激素药物控制病情。药物副作用让他的心脏受损、身体每况愈下,甚至一度只能依靠轮椅代步,头发尽数变白,身形也变得弯曲。

在病痛长期折磨、死亡威胁临近时,他才幡然醒悟,明白人生真意。

随后他便果断决定,死后抛开一切形式束缚,这其实是对生命虚荣的完全舍弃。

对他而言,与其在死后用大理石墓碑证明存在,不如在生前用慈善、电影和家庭温暖留下痕迹。

树葬海葬而他之所以会选择树葬或海葬也并非心血来潮,而是其价值观的深刻体现。

这与他坚定的环保理念紧密相关,身为“壹基金”创始人,他长期聚焦可持续发展,还曾前往北极调研冰川消融,深切意识到土地资源的紧缺。

树葬将骨灰埋于树下,让生命以养分形式延续;海葬则让身体回归海洋循环,避免占用土地。

这种“零负担”的告别方式,与他“把身体还给自然”的环保理念一脉相承。

而且,作为佛教信仰者,李连杰从1997年就开始接触佛学寻求内心解脱,至今他已有30年修行历程,成功从功夫巨星转变为佛教居士。

佛教思想长久以来慢慢改变了他对生死的看法,他潜心修佛,觉得生命结束并非终结,而是新起点,佛家“四大皆空”的理念,也让他不再执着于身后之名。

或许他的作品早就为他‘立碑’了,《少林寺》《黄飞鸿》那不就是写满人心的‘丰碑’?”

这种对精神遗产的自信,让他敢于抛弃传统丧葬的形式主义。

争议背后他的后事安排,在华人社会引发了激烈争论,有人说他“看透生死”活得洒脱,有人则表示质疑担忧“不留痕迹会让后人无处祭拜”。

毕竟,对于华人传统而言,“入土为安”与“留碑祭拜”乃孝道的核心标识。

但李连杰的选择却撕开了这种观念的虚伪性,当墓地价格飙升、丧礼沦为攀比场时,形式主义的丧葬反而成了普通家庭子女的负担。

他曾在访谈里坦率表示:“仪式不过是给活着的人看的,真正的告别该在生前就做好。”

现在的李连杰,主要精力都放在调养身体和陪伴家人上。

7月10日至15日,李连杰曾在媒体采访和社交平台上数次聊到自己的健康状况,他首次正面承认自己患有甲亢,暗示之前不公开露面是为了治疗疾病。

在这段时间里,他还和《三联生活周刊》一起搞了个视频,在视频里他狠狠吐槽了圈内大家都抢着站“C位”的糟糕乱象。

直言当下“资历远不及流量吃香”,还回顾自身职业起伏,感慨生命变幻无常。

三天后,他还在微博连发数条动态,晒出和女儿简·李一起坐地铁、漫步中央公园、吃路边摊的惬意日常。

配文感慨“忙里偷闲半日,平凡生活最是自在”。

当天,他还谈到了公益项目“壹基金”的推进情况,着重指出团队合作很关键。

当下,他正在通过自己的方式,认真的过着属于自己的每一天。

回头再看,人们口中李连杰的“凉薄”,又何尝不是一个人看透生死后的慈悲呢。

他正用树葬海葬打破传统枷锁,用坦诚沟通消解死亡恐惧,用慈善与电影留下精神丰碑。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他提醒我们: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墓碑的高度,而在于活着的深度;真正的永恒,不在于形式的留存,而在于精神的延续。

不知道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喜欢文章记得点赞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信息来源:

上观新闻:2023-11-30 06:40 李连杰:早已向妻子交代过后事

快资讯:2025-07-20 11:32 62岁李连杰现状曝光,曾经的武打巨星有多风光,如今就有多凄凉

东方网:2025-07-11 17:01 功夫明星李连杰入驻快手,重回公众视野引发怀旧热潮

新浪网:2025年07月15日 11:35 昔日的“功夫皇帝”李连杰,如今自曝甲亢缠身,与19岁女儿淡然讨论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