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缴6000万美刀赎iPad商标,专利纠纷此方唱罢彼登场
日前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送达了将iPad商标过户给苹果公司的裁定书和协助执行通知书。这意味着,中外瞩目的苹果与深圳唯冠之间的iPad商标诉讼以和解告终。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网站刊登消息称,该院近日已向双方送达了民事调解书,该调解书正式生效。苹果公司亦已按调解书的要求向指定账户汇入6,000万美元。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于已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送达了将涉案iPad商标过户给苹果公司的裁定书和协助执行通知书。这意味着,苹果公司与深圳唯冠公司iPad商标权属纠纷案圆满解决。
深圳唯冠律师团成员、国浩律师集团合伙人谢湘辉表示,6000万美元是双方妥协的结果,与深圳唯冠方面的预期相差比较大,“唯冠方面最初提出的和解金额是4亿美元”。深圳唯冠创始人、董事长杨荣山则表示,与苹果的和解是各方利益博.弈的结果,由于债权人急迫的态度,公司出于综合考虑,接受了和解要求。6000万美元的和解费用,包括了iPad商标的使用费、商标转让费等,深圳唯冠将向苹果转让该商标,未来苹果将有权合法在中国内地销售iPad。
6000万美元交“学费”
回顾苹果公司为获得iPad中国商标而进行的三年奔波我们发现,当初一个不起眼的失误让本可以以3.5万英镑解决的商标转让,最终付出了6000万美元以及旷日持久诉讼的代价。
从2000年开始,唯冠旗下的唯冠台北公司在多个国家与地区分别注册了iPad商标。2001年,唯冠旗下唯冠深圳公司又在中国内地注册了iPad商标的两种类别。当时苹果公司尚未推出iPad平板电脑产品。
本案起源于苹果根据一项收购合同向深圳唯冠要求大陆iPad商标权属时,深圳唯冠称海外公司无权处分该商标。2010年5月之后,双方先后向深圳中院、广东惠州法院和上海浦东法院等提起多项诉讼,唯冠还在美国加州的高等法院对苹果发起诉讼。
苹果的失误之处在于,当初通过IP发展公司以3.5万英镑的价格从台湾唯冠处购买IPAD商标时,并未料到后来深圳唯冠会提出中国大陆IPAD商标实际在其手中,台湾唯冠无权处置深圳唯冠资产。
今年3月,苹果发布了新一代iPad,已在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发售,一直未包括中国大陆。此次以6000万美元解决iPad中国商标诉讼,显然为其新iPad进入中国市场扫清了道路。
第二页:苹果为新iPad进中国让步,一天营收可抵“学费”
第三页:遭遇中国连环诉讼,“小i机器人”诉Siri专利侵权
第四页:海外:三星首次接受谷歌援助抵抗苹果专利诉讼
{pagination}
苹果为新iPad进中国让步,一天营收可抵“学费”
苹果为何选择和解?
自2010年下半年起,深圳唯冠多次同苹果公司交涉,但苹果一直态度强硬。唯冠分别在深圳福田、广东惠州、上海,以及全国多地的工商部门投诉,北京工商和石家庄工商均介入并扣查部分iPad产品,但苹果的态度一直是“不考虑和解”。
“苹果最终选择和解的原因是,一旦法院最终判决唯冠胜诉,那么苹果要支付民事索赔、行政处罚,并且对产品进行改名,这既打乱了它的市场节奏,对品牌也将造成损害。”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游云庭说,6000万美元的和解金,可以说是苹果公司为了抢占市场先机所付出的代价。
“此前苹果已经向唯冠集团收购了iPad在全球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商标权,如果他们愿意逐步办理手续,可以将中国内地的商标权由深圳唯冠处要回,就不需要支付这笔钱了。但是,为了锁定产品发布的最佳时机,苹果付出了这一代价。”他说。
此前,苹果还曾向汉王科技支付36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490万元)和解金,以获得汉王科技“iPhone”相关商标。
深圳唯冠代理律师谢湘辉表示:“苹果与深圳唯冠在iPad商标纠纷一审中愿意支付100万元,二审中愿意支付1亿元。”深圳唯冠董事长杨荣山透露,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在和解过程中起到了主导作用。据深圳唯冠方面的人士透露,在高院的协调,苹果对整个事情更明白,认为付出一个代价是合理的。否则对苹果的形象不利。“这件事情很纠结,这两家公司,一个为了面子,一个为了里子。”
和解费不及苹果iPad一天营收
6000万美元,大约合3.8亿人民币,这对苹果来说意味着什么?
业内人士表示,对市值6000亿美元的苹果公司来说,6000万美元是“九牛一毛”。
目前,WiFi版iPad 2在中国大陆的最低售价是2988元。苹果卖出12.6万台iPad的营收就相当于这笔支出。而根据苹果公布的数据,苹果第二财季共售出3500多万部iPhone和近1200万台iPad,大约每天卖出13.33万台iPad。也就是说,靠iPad一款产品,苹果一天的营收就足够支付这笔费用。
苹果CEO库克4月份透露,第二财季苹果在中国的营收已经增长到了79亿美元。平均每天入账逾8777万美元,苹果中国一天的营收足够缴纳这笔商标转让费。
此外,据易观国际披露的数据显示,包括多方渠道在内,从2010年第4季度到2011年第3季度,苹果iPad系列产品累计在大陆销售了362万台,按这个数据计算,苹果每天在大陆销售0.99万台iPad,以3000元一台iPad的售价计算,靠iPad一款产品,苹果中国区也只需要13天, 就能赚回6000万美元的和解费用。
第三页:遭遇中国连环诉讼,“小i机器人”诉Siri专利侵权
第四页:海外:三星首次接受谷歌援助抵抗苹果专利诉讼
{pagination}
遭遇连环诉讼,“小i机器人”诉Siri专利侵权
拖延了近两年,苹果深圳唯冠的纠纷终于落下帷幕,但苹果在中国的纠纷仍没结束,或者说,才将开始。
日前上海智臻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智臻网络”)起诉苹果电脑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和美国的苹果公司。智臻网络认为苹果公司iPhone 4S中的Siri侵犯了其发明专利权(ZL200410053749.9)。《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通过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检索看到,这个名为“一种聊天机器人系统”的专利,申请日为2004年8月13日,公告日为2006年2月15日。
在该专利的公开说明中,注明专利权人为上海赢思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和袁辉,后者也是智臻网络的法定代表人。他们都与一个使用MSN工具的人熟悉的应用“小i机 器人”有关,在该公司网站上,袁辉被称为“中国网络机器人之父”、小i机器人董事长。此外,小i机器人的产品合作商,还包括联想智能电视、中国移动、京东 商城及上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公司、部门。
如果不是2012年1月13日,iPhone 4S在中国市场大规模销售,可能智臻网络与苹果公司并没有太大关系。不过,在苹果公司的网站上,对iPhone 4S新增的Siri功能做了如下介绍:“它能听得懂你说了什么,它能理解你的意思,能够知道使用哪些程序和你谈论。它通过网络为您找到答案。”
正是这句话,让智臻网络认为Siri也是一款智能网络机器人产品,涉嫌侵犯其专利。随后,该公司2012年4月28日购得iPhone 4S手机两部,经对比分析发现iPhone 4S中Siri的实现方案落入其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
智臻网络随后于2012年5月,向苹果公司发送了律师函,希望通过协商解决此专利纠纷,不过苹果公司签收函件后未予回复。2012年6月21日,智臻网络向上海某法院提起专利诉讼,6月26日法院出具受理及立案调解告知书。该法院人士确认,案件正在诉前调解阶段。
不过,该案并未涉及金额,只是要求法院确认苹果侵权,并且承担诉讼费。不过,知情人士透露,这可能只是一个诉讼策略,一旦法院确认侵权,可以再行提起索赔,或者据此与苹果公司谈判,而金额很可能会超过iPad的商标案。
其 实,这不是中国第一起向苹果公司发起的专利诉讼。2005年,“一种智能音频服务器”专利权人蔡耀华发现苹果销售的iPod系列产品与其专利相比,都具有 相同的大容量音频存储能力、编辑和播放功能,手段和效果基本相同,只是材料、尺寸、容量、大小有差异或延伸,都属于其专利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包括后期的iPad、iPhone等产品都包含全部iPod的功能,他坚持认为这些同样侵犯了他的专利权。
蔡耀华透露苹果公司曾与其沟通是否可以30 万美元购买专利和解,但蔡先生认为其专利不低于600万美元。多次交涉无果而终,蔡耀华于2008年1月向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停止苹果公司侵权,并 向法院提出处以罚金的诉求。但苹果公司很快开始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蔡耀华的发明专利无效并获通过,其后,蔡耀华又对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的决定 提起行政诉讼,一审败诉后,二审还在审理中。
不过,在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易看来,这些是业内的乱象,因为此前对 于苹果公司的巨额赔偿鼓舞了很多人,所以才引发不少跟风效应。“在国内外,都存在一些‘无用专利’,它们未必有什么直接的实际用途,但是等到其他公司开发 产品涉及到它的时候,就会被要求巨额的专利费用。”李易认为,这种拿下专利守株待兔的做法不会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关键还是要拿出过硬的产品说话。”李易认为,像“小i机器人”这样的产品并不能跟苹果的Siri抗衡。当然,也有像讯飞语音这样的公司可能因为苹果的产品热销而分上一杯羹。“苹果重新定义了平板电脑,但是其他公司不一定能从中分到多少好处。Siri也可能如此。”
而在小i机器人的官网上,则引用了袁辉的一句话说:“中文智能语音交互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也是一个亟待挖掘的金矿,但只有那些长期积累和考虑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才能使中国‘Siri’技术得到更好的发展,成为代表中国的‘Siri’。”
第四页:海外:三星首次接受谷歌援助抵抗苹果专利诉讼
{pagination}
三星首次接受谷歌援助抵抗苹果专利诉讼
除了麻烦事一大堆的中国市场,苹果公司在国外也没那么省心。据国外媒体报道,三星和谷歌正紧密合作,拟通过建立统一战线共同抵抗苹果发起的法律挑战。据《韩国时报》透露,三星已经确认,公司正与谷歌紧密合作,以联合抵御苹果发起的侵权指控。这是三星自与苹果展开大规模法律诉讼后,首次承认接受来自谷歌的援助。
去年谷歌曾表示,在与苹果的专利纠纷中支持Android设备生产商HTC。然而,三星和苹果在全球范围展开多个专利纠纷官司,谷歌却从未公开表示与三星达成任何协议。
如今,三星希望在获得谷歌的支持后,可以在法庭上获得对苹果的优势。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三星官员表示,公司希望可以在谷歌帮助下从苹果收取授权费用。
“两家公司之间的争执变得越来越戏剧性,而休战形式的交叉授权协议也愈发变得可能。”《韩国时报》引述该官员的话。
业内知情人士表示,苹果近日获得的三星Galaxy Tab 10.1禁售令将导致后者公司损失约8000万美元。苹果于上周获得了该项禁令,并在公司发行必需的260万美元的债券后立即执行生效。
苹果在上周还赢得了对美国三星Galaxy Nexus智能手机的一项禁令。这款手机由三星和谷歌合作开发,运行未经修改版的Android操作系统。
三星在Galaxy Nexus智能手机上的亏损将会更大,该知情人士指出,如果销售禁令被延长两个月,三星的亏损将最高达到1.2亿美元。
整理:Aileen Zhu